双“龙”出海 第42次南极考察有何看点?
11月1日,龙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奔赴南极。双出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保障,海第何预计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回国。次南察
这次南极科考将继续推进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和系统优化,极考并首次开展南极内陆冰层深处湖泊科学钻探试验。龙
1 “雪龙2”号有何不同?双出
“雪龙”号是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的破冰船,多年来一直是海第何中国极地考察的主力。由于其建造年代久远,次南察破冰能力不足,极考在极地严酷的龙环境中时常面临挑战。
“雪龙2”号总长约122.5米,双出排水量近1.4万吨,海第何最大宽度22.3米,次南察定员101人。极考在每小时12海里的情况下,续航力达20000海里以上,接近地球南极点到北极点距离的两倍。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与“雪龙”号相比,“雪龙2”号的先进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破冰能力更强,“雪龙2”号是全球首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双向破冰均具有以2-3节船速连续破1.5米冰加0.2米积雪的能力,满足无限航区包括极区航行和作业需求。
其次是智能化程度更高,船体内部安装有很多传感器,实现全船信息全方位智能感知、获取、交换和展示,基于数据处理分析等技术,实现船舶和科考的智能化运行及辅助决策。
再者是机动性更强,配备移动集装箱式实验室,可提高海洋科学考察的机动性。
2 国产新装备有何亮点?
“雪龙”系列破冰船“双龙探极”、“雪鹰”系列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在极地翱翔天际……近年来,极地考察领域不断涌现运输与机械装备“利器”,充分展现了国家综合实力,令网友们津津乐道。
据了解,作为此行亮点之一的“雪豹”6×6轮式载具与THT550履带式牵引车这两款国产化新装备入列,并实现首次极地应用。
“雪豹”6×6轮式载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面向极地内陆极端环境与恶劣工况的高机动轮式载具系统,是我国极地陆域载具向体系化、多功能、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关键支点。
这套载具系统今年首次深入东南极腹地开展工程验证和任务应用,主要承担人员快速转移、物资高效运输、地面应急保障等作业任务。
THT550履带式牵引车是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功率雪地牵引装备,配备独立驱动四履带行走系统,能在崎岖不平的冰雪路面发挥最大牵引能力。该牵引车已在国内低温环境中验证,将在南极内陆考察中承担重型物资运输。
3 科考船上有啥配置?
本次南极考察团队除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名队员参加,还有来自泰国、智利、葡萄牙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将展开更多元的国际合作研究。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透露,此次计划首次开展南极内陆冰层深处湖泊科学钻探试验,利用国产热水钻和热融钻系统,在超过3000米冰层实施洁净钻井与取样。此外,将继续验证已建成的海水淡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国产化设施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去南极要航行一两个月,船上生活怎么样?据介绍,以“雪龙2”号为例,船舱大多配置双人间,房间内配备上下铺、书桌、衣柜、储物柜。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类似于酒店标准间。乒乓球室、篮球场、健身房、游泳池等一应俱全。科考队员还可通过无线网络与国内家人取得联系。
此外,“雪龙2”号还设立了浦东图书馆分馆,配备纸质图书并开通电子图书借阅平台,方便队员在无网络海域阅读。
求索无极限。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将以一段崭新的征程,激励更多极地建设者与科研工作者扬帆启航,为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写下时代新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 图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焦点)
-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会场内,随处可见的“小蓝杯”成为各国嘉宾洽谈交流时的独特点缀。作为“进博会推荐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入驻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馆,携手全球核心
...[详细]
-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 宋宇晟) “互联网正从‘被动连接’向‘智能内生’演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近日在第四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期间表示,未来的网络不只是“管道”,而要成为具有适应流量
...[详细]
-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王诗尧)“我玩得起!也唱的爽!”8月的第一天,白举纲重返《歌手2025》舞台收获无数好评,却仍然遗憾止步。而他看得很开,或许是因为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歌手2025》对
...[详细]
-
中新网11月1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随着旅游业的复苏,新加坡牛车水和白沙浮一带的人流量有所增加,但零售业者向《联合早报》记者反映,生意额并没有显著提升。白沙浮一纪念品店销售员说,近一两个月人
...[详细]
-
中新网11月7日电 目前的生成式AI确实能写出看似流畅的文本,但其本质上只是对训练数据的模仿和重组,它并不具备人类科学家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很难写出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而且AI在生成内容的时候可能出现“A
...[详细]
-
中新网宁波10月30日电(张斌 骆泽明)“阳明心学不是束之高阁的典籍智慧,而是能为当代人提供方向的‘精神指南’之一——无论是企业家的商业抉择、年轻人的成长发展,还是企业管理的优化升级,都能从中汲取力量
...[详细]
-
(投资中国)TEL显示事业全球总经理:以技术创新深耕中国市场
中新社成都11月4日电 (单鹏)“中国不仅有全球最大的显示市场,更是技术创新的前沿。”日本东京电子(TEL)显示事业全球总经理归山武郎近日在成都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于3日
...[详细]
-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王诗尧)进入8月,张新成正式开启20代倒计时,他自己倒是没有太多感受。对于即将告别的20代,他总结起来就3个字——“挺好的”。然而细细回看就会发现,这十年绝不是只用“挺好的
...[详细]
-
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奔赴南极。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保障,预计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回国。这次南极科考将继续推进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和系统优化,并首次开展南极内陆冰
...[详细]
-
中新社广西玉林11月3日电 (记者 黄艳梅)第三届玉林国际香料产业博览会3日在中国著名侨乡广西玉林市开幕,大批海内外“寻香客”前来探寻香料产业商机。玉林是中国最大香料集散地、交易中心与定价中心,年交易
...[详细]

一张罚单折射资本市场三大变革
药品集采,新规则带来新变化
“青春华章·青知讲说人”青春分享会在京举行
浙江丽水“吸影力”特写:一场席卷全球的影像风暴
为什么献血400ml没事,失血400ml却很危险?
